2015-03-04

2015 歐洲自助蜜月 [景點] Roman Monuments, Cathedral of St Peter and Church of Our Lady in Trier ◆ 特里爾的古羅馬建築,主教座堂和聖母教堂 (德國世界遺產:367)




位於德國Trier(特里爾)以及周邊的Igel(伊格勒)村,
有著西元前16年建城的傑出的羅馬時期建築遺跡,
連同中世紀基督教建築一起於1986年登錄於世界遺產名錄之中。

相較於英國與法國,德國在這趟旅程中算是呆的較短的國家,
來到德國的第六天,就準備前往下個國家盧森堡。
國土面積才2586.3平方公里的國家,約莫台灣的1/14之一大,
一般遊歐的旅客通常會跳過這個國家,
但盧森堡好死不死有一個世界遺產,於是就藉這次旅遊,
把它解決掉,沒想到從法蘭克福往盧森堡竟然要4個小時的車程,
而法蘭克福往更西邊的比利時才3小時的車程,
但既然決定前往,就只能忍受長途跋涉,但很幸運的,
途中會經過一個位於德國Trier(特里爾)的世界遺產。

我們搭乘的火車是7:42從法蘭克福出發的車,
前往Trier(特里爾)車程大約需要3個小時半,
原以為是一段枯燥乏味的行程,沒想到火車又來到,
昨天走過的世界遺產,萊茵河中上遊河谷,
怕漏掉拍景點,又認真的拍了一回,
最後火車來到Koblenz(科布倫茨)轉車。
這時已過了1個半多小時的車程,
剩下1個半多小時就會到Trier(特里爾)。

來到特里爾時,已經是11:11,預計坐14:36離開的火車,
所以大約能在特里爾參觀3個小時,一共有9個登錄的景點,
因為時間有限,所以也無法全部都完的很詳細。

Trier(特里爾)景點如下:
1.特里爾的古羅馬遺蹟:
1-1 Porta Nigra(尼格拉城門)
1-2 Konstantin-Basilika(君士坦丁巴西利卡)
1-3 Kaiserthermen(凱撒浴場)
1-4 Barbarathermen(芭芭拉浴場)
1-5 Römerbrücke(羅馬橋)
1-6 Amphitheater(特里爾圓形劇場)

2.特里爾的中世紀建築:
2-1 Trierer Dom(特里爾主教座堂)
2-2 Liebfrauenkirche(聖母教堂)


Igel(伊格勒)景點如下:
3.伊格勒村羅馬紀念柱:
3-1 Igeler Säule(伊格勒柱)


一底達車站,很幸運得找到站內的置物櫃,就不需要拖著行李。


第一個景點是位於車站旁的尼格拉城門,城門一小有施工的圍籬,
不知是仍在考古還是在作維護工程。

[1-1 Porta Nigra(尼格拉城門)]






門前有一個城門的模型。




穿過城門來到城門中央的位置。


來到城門的另一側。




尼格拉城門的歷史
尼格拉城門,拉丁語,意思是「黑城門」,這個名稱起源於中世紀,
由於城門由灰色的砂岩砌成,經風化變得深色,因而得名。
另一個名稱「Porta Martis」意為「戰神之門」,特里爾人也將其簡稱為Porta。
為古羅馬時期的城門,是阿爾卑斯山以北保存最完好的古羅馬時代城門,
初建於約180年,是凱爾特族特雷維爾人的城市,
奧古斯塔·特里沃魯姆的北城門,
當時的古羅馬人喜歡用大塊的立方形磚石建造建築,
尼格拉城門中最大的一塊重達6噸。從附近開採的砂岩塊由青銅鋸切割,
不用水泥堆積而成,水平的石與石之間用鐵鉤固定。
尼格拉城門的建造經歷了2到4年的時間,但並沒有完全完工。
比如用於安裝鉸鏈的孔眼已經鑽好,但是城門轉軸仍未處理完畢,
使得一直沒能安置上可以移動的城門。
拜占庭的希臘僧侶西蒙在1028年後隱居在尼格拉城門建築中,
他在1035年去世後被葬在城門底樓,並被奉為聖人。
為了紀念他,特里爾人在尼格拉城門中建造了兩層樓的教堂,
如今仍能見到城門上教堂半圓形的後殿。因為教堂只需要一座塔樓,
城門的另一座塔樓當時便被拆除了,
這一重大的改建至今仍在城門上留下了痕跡。
尼格拉城門作為城市北門的作用,被緊挨尼格拉城門東側的西蒙城門替代,
西蒙城門比尼格拉城門小,由一座建於1389年的塔樓防禦。
直至1804年至1809年城門內的教堂建築被拿破崙下令拆除。


接著順著路,前往特里爾的兩座中世紀座堂走去。
像許多有名的座堂有著石砌的商店街,就在前往座堂的路上。


最先到的是特里爾主教座堂,這是一座德國境內最老的主教座堂,
是阿爾卑斯山以北的第一個座堂,在不斷摧毀重建下,
歷經了十數世紀後,揉合了不同世代的設計元素。

[2-1 Trierer Dom(特里爾主教座堂)]




座堂內部沒有華麗的裝飾。




裝飾有巴洛克式雕塑的西穹頂。






裝飾有巴洛克式雕塑的講壇。




聖壇就位於中後方的位置。




外側有座迴廊,在13世紀時,
新的聖母堂在原來被摧毀的南教堂上建造起來。
迴廊也在那個時候被建立起來的。










廣場中央留有中世紀特里爾主教們的墓葬地。


從一旁的看板上可以看到可遇不可求的聖袍的介紹。


迴廊處望向整座座堂側面,也能清楚看見兩座13世紀建造的修長東塔樓。
以及1515年才被建立起來西南塔樓。




特里爾主教座堂的歷史
特里爾主教座堂,是德國境內最老的主教座堂,
歷經了十數世紀,揉合了不同世代的設計元素。
根據蘭斯僧侶的敘述,皇后海倫娜,
(古羅馬第一個基督教皇帝康斯坦丁的生母),
把她住宅的一部分遺留下來建造一座主教教堂,
並命名為聖彼得(St. Peter)。
另一的說法是主教Agritius,
把「海倫娜的住宅」變成了一座教堂。
考古研究證實主教座堂下面有一處遺址,
並且保存著一個70平方公尺的屋頂壁畫。

最古老的教堂綜合體在5世紀前半期,
日爾曼民族大遷移的混亂中被摧毀。
5世紀時重建了正方廣場和一部分教堂的北部。
維京人在882年的入侵帶來了一次新的毀壞。
9世紀時完成對教堂的翻新,包括地窖和新的西部。
在1196年,在原來羅馬方形廣場建築的東圍牆上,
建造了新的羅馬風格的唱詩席及其地下室。
接著,在主教座堂建造了一個圓頂。
在13世紀,新的聖母堂在原來被摧毀的南教堂上建造起來。
教堂的迴廊也在那個時候被建立起來的。
建造了兩座修長的東塔樓。
但是西南塔樓直到1515年才被建立起來。
教堂內部的重要的中世紀裝飾元素被保留下來:
唱詩席的牆壁,墓碑,建築雕塑。那些墓碑告訴我們,
在中世紀,這座主教座堂是中世紀特里爾主教的墓葬地。

三十年戰爭結束後,16世紀開始翻新主教座堂。
在東邊羅馬式唱詩席上建設了祭壇結構,
並且在東唱詩席的中後部修建了遺蹟小禮拜堂,
這裡供奉著聖袍,1717年教堂遭受大火之後,
在18世紀,改建包括了:新的祭壇,巴洛克式墓碑,
一個熟鐵製作的唱詩席屏風和一個「燕巢」管風琴。

在19世紀,在回復主教座堂中世紀面貌的大規模修復。
而且主教座堂的內部也重新構思了。
根據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禮拜儀式章程,
祭壇區域被重新設計。
在1974年,新的祭壇被宣布為聖地,主教座堂對信徒開放。

特里爾主教座堂中最珍貴的遺蹟是聖袍,皇帝的遺孀海倫娜,
把這件沒有縫合縫的基督的袍子帶到了特里爾。
這個聖袍第一次被提及是在11世紀,
文獻對聖袍的歷史的確切記載始於12世紀。
1196年5月1日,聖袍被從西唱詩席移到東唱詩席的新聖壇。
聖袍被從一直保存它的木質聖物箱,
從1891年移動到了裝有空調裝置的玻璃聖物箱。
最近一次大朝拜是2012年4月13日到5月13日,那是所有信徒的節日。
下一次的朝拜時間還不確定,預計是在2033年。
每年僅在聖袍日,遺蹟小禮拜堂才對公眾開放,但是聖袍不做展出。
聖袍的原始狀態已經被改變了,
因為過去的事件和不理想的存儲條件,聖袍被頻繁的修補。


主教座堂旁就是聖母教堂,所以從門走出後就直接來到教堂前。

[2-2 Liebfrauenkirche(聖母教堂)]










聖母教堂的歷史
聖母教堂是與馬格德堡主教座堂同為德國最早之哥德式建築。
原本是雙座教堂,可是南側的部份約1200年前倒塌,
完原被現在的哥德式聖母教堂所取代。

無法確切知道哪時建造,只透過教堂內的壁畫中的提詞是說,
“這座教堂建造從1227年開始,1243年結束"。
但大部份認為是於1230年當時的大主教所領導開始建造的,
而大約於1260年完成大部份的建物。

1492年,設置了一座高聳的中央塔,當時被認為有著高超的工藝的作品。
可惜於1631年的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摧毀,倒塌的塔樓在在1945年由屋頂所取代。
2003年時,把這座屋頂改成比之前更加陡的樣貌來呈現。
1951年羅馬教宗將聖母教堂升為「Basilica minor」(次級宗座聖殿)。

聖母教堂,作為一個圓形教堂的大殿,
一大特色就是它有非典型的十字形平面圖,
這種樣式是由一個有著四個相應門戶在圓形壁龕上的
十字形拱頂,用八個圓形的祭壇壁龕所呈現,
使平面圖類似於十二瓣玫瑰,象徵聖母瑪利亞,rosa mystica,
且讓人聯想到以色列的十二個部落和十二門徒。
門徒以及門徒信條的12篇文章被畫上十二個支柱,
只有透過一個黑色的石頭標誌著的地方才能完全見到。


[1-2 Konstantin-Basilika(君士坦丁巴西利卡)]


















君士坦丁巴西利卡
君士坦丁巴西利卡,又稱君士坦丁大殿,
是由君士坦丁大帝在第4世紀初建造了羅馬宮殿教堂。
如今,它被用來作為救世主教堂和福音派教會。
大教堂包含從古代建築中現存最大的大廳。
大廳有長67​​公尺,寬26.05公尺,高33公尺。
被指定為羅馬古蹟的一部分。

在大約西元310年時,不是一個獨立的建築,
而是作為宮殿建築群的一部分。
並有其他更小的建築(如forehall,前廳和一些服務大樓)連接到它。
君士坦丁巴西利卡裝有一個地板和牆壁加熱系統(炕)。

在中世紀,它被用來作為居住特里爾主教。
為此,後殿被重新設計成生活區和尖塔被添加到它的牆壁的頂部。
在17世紀,大主教建造他的宮殿就在君士坦丁巴西利卡旁邊,
並把它納入他的宮殿一部份。
後來在19世紀,腓特烈·威廉四世下令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在1856年,君士坦丁巴西利卡成為一個新教教堂。
1944年,由於盟軍在二戰期間空襲,大樓燒毀。
它在戰後開始修復,但在19世紀的內部裝飾並沒有重建,
使它的內部只能呈現僅僅磚牆的樣貌。


君士坦丁巴西利卡,有座很華麗的建築,當下不知道是什麼,
之後才知道是一座主教官邸,又稱特里爾選帝侯宮(Kurfürstliches Palais),
曾為選帝侯的特里爾大主教,就曾居住在此,風格融合的文藝復興,
以及洛可可風格,二次世界大戰時被毀壞,現已整修完畢。
雖然不是世界遺產的一部份,但有奢華的外觀,
可見當時的大主教的權利與地位。






接著沿著看起來很有歷史的石橋,往下一個點走去。




來到遠處的池水,看著選帝侯宮。


一旁就是這個遺產中頗具規模的一個點,我們便往他的入口方向走去。


[1-3 Kaiserthermen(凱撒浴場)]
這是一個特里爾的古羅馬浴場遺蹟,入口處就有一隻代表羅馬人的大腳模型。




這個景點進入是要收費的,主建築物正在整修,
時間也不充裕就放棄進去參觀,而是順著路在外圍看。
外部的圍籬是能夠讓人看到内部的情景,
只是他把圍籬的底下架著高大的石頭,所以拍照也不時很容易。






拉近鏡頭看,可以看到整修的區域還蠻大片。


用長腳架舉起相機,免強能透破縫隙看整座浴場的面貌。




凱撒浴場的歷史
為存留大型羅馬式浴場之一。保存了高達19公尺的牆面,
是一座皇家浴場,至今考古仍不斷進行中。
雖然現在成為一片廢墟,但6世紀這裡是一座城堡。
中世紀時,大主教在東南部角落堡壘上安裝了大門。
在19世紀初,古老的城堡已不再作為一個堡壘使用。
於是浴場崗樓進行拆遷。
在20世紀初,用現代建築的方式改造了浴場,
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這些現代建築幾乎全毀,
之後由考古學家進行整個區塊的考古研究。
1986年與特里爾其他古羅馬遺址及大教堂,
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古羅馬在從​​事體育運動後來到浴場,這裡能作冷熱浴,
游泳,享受按摩服務,用刮刀的幫助下用鑷子​​或蠟去掉體毛,浮石進行清潔。
他們可以放鬆,賭博,做生意,去理髮店,圖書館,背誦室或酒吧。
這裡有著導入冷水的六個鍋爐房,其中4個是在19公尺高的廢墟,
後來成為了中世紀城牆的一部分加熱。
把水加熱到40℃,然後進行到用於沐浴的三個半圓形池。


繼續往前走來到另一處廢棄浴場,這個浴場和剛剛個凱薩浴場不同,
屬於半開放式,沒有高高的柵欄,也沒收費讓人入內參觀的地方,
好似仍在考古,有一些鐵架所架起的遮雨棚,
又好似完全無人理會的廢墟。

[1-4 Barbarathermen(芭芭拉浴場)]


























芭芭拉浴場的歷史
是由許多浴場組成,為羅馬帝國時期所構築,建於西元二世紀後半葉,
當時建立的規模約為172公尺×240公尺,
但今日所見只有最大的浴場留存,
因為數百年來他的石頭被移去做為房屋及教堂結構之用。
1986年與特里爾其他古羅馬遺址及大教堂,
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繼續往西走到摩澤爾河上,這裡有一座德國最古老的橋,
也是世界遺產的一部份。

[1-5 Römerbrücke(羅馬橋)]






羅馬橋的歷史
坐落在特里爾的摩澤爾河上,是德國最古老的橋。
第一座羅馬人在摩澤爾河上建的橋可追溯於西元前17年,
它是一座排架橋。這是1963年通過樹輪年代學的方法測量橋樁得到的結論.
第一座石橋是公元45年建造的。位置在今天羅馬橋沿河稍微向下一點。
據說現在在水淺的時期還能看見一部分橋墩。
羅馬橋的橋墩是公元144年到152年建造的。
這是自特里爾建城之後在那個位置建造的第三座橋。
藉助於防水的板樁牆人們在和床上用玄武岩和藍岩方石建造了橋樁。
建築所用的石頭來自於曾經的火山Hohe Buche附近的石礦場。
橋墩朝著水流的方向是三角形的,為了抵禦洪水和冰的撞擊。
羅馬時期,在堅固的橋樁上面是木質的支撐結構。
上面是10公尺寬的橋面。橋面在普通水位的時候高於水面14公尺,
船在順流而下時不必折下桅杆就能通行。
逆流而上時由於湍急的水流必須通過拉縴才能通過。
橋的石拱是1190年到1490年的中世紀才出現的,
非常有可能是特里爾大主教兼選帝侯Balduin修建的。
最初羅馬人修建的的九個橋墩中有五個保留至今。
1689年這座橋被法國軍隊炸毀。
1716到1718年特里爾選帝侯的私人建築師 Johann Georg Judas恢復了橋拱。
藉助這個機會,人們在橋墩的西側雕了一個十字架和一個聖尼古拉斯像。
1806年人們拆除了西邊的橋頭堡,1869年拆除了東邊的。
1931年人們加寬了橋面,建造了高出橋面的人行道並保存至今。
1945年3月2日美軍有可能通過這座橋到達特里爾西部。
當時德軍由於目前尚不清楚的原因沒有炸毀此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人們計劃把摩澤爾河以及周圍水道連成運河。
由於這個計劃人們實施了許多各個方面的考古工作。
1986年起羅馬橋和特里爾主教座堂、聖母教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接著我們走往特里爾中的最後一個世界遺產的點,在度經過芭芭拉浴場,
又來到凱薩浴場的另一面,沿了圍牆往東走,
一直到穿過馬路仍能看到浴場的建築物。

















穿過大馬路後,一直往車站的另一頭走去。




走了好一陣子才來到門口,又是一處還在考古與整修的遺產,
是一座羅馬時期的圓形劇場,是要收費才能入內參觀,
因為多處架起鷹架,又要收取費用,時間又不夠,
就沒有走進去,只能偷偷摸摸透過高聳的圍籬,
拍取一些照片留念。

[1-6 Amphitheater(特里爾圓形劇場)]












沿著邊緣的圍籬找到了幾個能看到更多景色的位置。










特里爾圓形劇場的歷史
特里爾圓形劇場位於德國,為羅馬時期的劇場。
建築物於西元前一百年建造,提供約兩萬人觀賞的空間。
他也曾是羅馬時期城牆的一部份。
1986年與特里爾其他古羅馬遺址及大教堂,
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時間有限走回車站時,無法穿越鐵軌到車站入口的那頭,
來到鐵軌前有點傻眼,只能稍稍繞一小段路,才抵達車站入口。


走了三小時,時在有點餓,就趁沒幾分鐘,我先去買站口的漢堡王,
老公去置物櫃拿取行李,就這樣分頭進行下,順利趕上發往盧森堡的車,
也結束這趟在德國的行車,一樣空蕩蕩的頭等車箱,
我們跑到車箱的二樓,開心打開午餐,差點忘了我們沒去的Igel(伊格勒),
那裡有一個被列為世界遺產的羅馬紀念柱,原本安排要特地坐區間車,
並下車前往,但之後時間部夠,就想說我們前往盧森堡的車會路過,
在猛然想起時,好想沒錯過。




[3-1 Igeler Säule(伊格勒柱)]
紀念柱就位於車站旁,從鐵軌上就能看到,好險沒有特地為了它犧牲其他景點前往,
因為紀念柱被包得密不通風的整修著。






伊格勒柱的歷史
僅有地面上原地留存的羅馬時期墓碑。
二十三公尺高的柱式紀念物,材料為紅砂石。
1986年與特里爾其他古羅馬遺址及大教堂,
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看完整修中的紀念柱,火車一路向西前往另一個國家,盧森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